中新社南寧7月20日電(甘露) 他只是一位民間藝人,卻拿起了教鞭,站在小學的講臺上,給孩子們傳授傳統文化。
  他就是廣西南寧市江南區沙井街道辦智和村的“平話山歌王”黃材乾。
  黃材乾說,“我們平話人祖上是從山東白馬苑來的。我們所說的平話是一種特殊的方言,既不是壯話也不是當地人慣常說的粵語。”
  “南寧平話的形成,已有960多年的歷史。”廣西大學文學院副院長、語言學家黃南津近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,它是中國漢語十大方言之一。這種存在於南寧市周邊的方言,形成了獨特的文化現象,平話山歌就是其中最有代表的文化形式。
  在上世紀70年代,黃材乾所在的村莊很多年輕人會唱平話山歌,他們以歌傳情,找到自己的另一半。
  隨著城市化的快速推進,目前,黃材乾所在的村莊已成為城市的一部分。村裡會唱平話山歌的大多是五六十歲以上的村民,“年輕人幾乎不會唱,平話山歌面臨失傳的困境。”黃材乾說。
  黃南津說,如果當地政府不採取措施加以保護,別說平話文化,就是說平話的人,也會在三五年內迅速萎縮,“平話文化”這種帶有中原特性,又融合了壯族文化的文化現象,獨特而富有魅力,黃南津呼籲南寧市政府應儘快出台措施,對平話文化加以保護。
  讓黃材乾感到欣慰的是,正當平話山歌傳承青黃不接時,今年6月18日,黃材乾所在的南寧市江南區,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為“中國平話文化之鄉”。
  而當地政府也在早些年就啟動了平話文化的保護工程。曾經以賣香蕉為生的黃材乾,2007年在當地政府的幫助下,成立了沙井平話歌劇團,吸引了超過30位村民參與。黃材乾說:“只要會講平話,願意學,我就免費教。”目前南寧市江南區有10多支平話山歌隊。
  “我覺得最有效的傳承方式是讓平話山歌走進學校。”黃材乾說。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,從2010年開始,黃材乾開始到南寧市沙井小學和新屋小學義務教學生唱平話山歌。
  “見到阿妹就著迷,不知阿妹可有意?悠悠情歌唱給您,哥記妹情在心底。”近日,記者造訪黃材乾位於南寧市沙井街道辦智和村的家時,悠揚的歌聲從果樹林後傳來。黃材乾說,這是男青年藉著歌聲向心儀的姑娘表達愛慕之意的平話山歌。這種以歌求偶的山歌內容,與電影《劉三姐》有些相似,但這歌與劉三姐演唱的壯族山歌並不一樣,旋律和唱腔都獨具特色。
  黃材乾稱,平話山歌和壯族山歌也有相似的地方,平話山歌也和壯族山歌一樣,以求偶山歌最受年輕人喜愛。
  “廣西被譽為歌海。廣西的主體民族壯族酷愛山歌,歌仙劉三姐便是壯族山歌手的化身。講平話的人初到廣西並不會唱山歌。這些從中原遷徙而來的民眾,在與當地人通婚後,出現了有趣的民族融合現象。平話山歌就是這種現象的體現。”黃南津說。
  南寧市江南區文體局局長周艷近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,在獲得“中國平話文化之鄉”的稱號後,當地政府將與文化專家聯手,對平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進行系統規劃,將其打造成南寧的文化名片。
  據介紹,目前廣西約有300萬人使用平話,南寧市江南區是平話文化核心區。(完)  (原標題:民間藝人走進校園 廣西傳承平話山歌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p36jprh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